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显示方式:
2021 年 10 期目录
2021, (10): 1-5.
摘要:
2020, 34(5): 1-1.
摘要:
2020, 34(5): 597-607. doi: 10.1007/s13344-020-0054-0
摘要:
2020, 34(5): 608-620. doi: 10.1007/s13344-020-0055-z
摘要:
2020, 34(5): 621-630. doi: 10.1007/s13344-020-0056-y
摘要:
2020, 34(5): 631-640. doi: 10.1007/s13344-020-0063-z
摘要:
2020, 34(5): 651-663. doi: 10.1007/s13344-020-0058-9
摘要:
2020, 34(5): 664-676. doi: 10.1007/s13344-020-0059-8
摘要:
2020, 34(5): 677-687. doi: 10.1007/s13344-020-0061-1
摘要:
2020, 34(5): 688-696. doi: 10.1007/s13344-020-0062-0
摘要:
2020, 34(5): 697-707. doi: 10.1007/s13344-020-0060-2
摘要:
2020, 34(5): 708-717. doi: 10.1007/s13344-020-0064-y
摘要:
2020, 34(5): 718-729. doi: 10.1007/s13344-020-0065-x
摘要:
2020, 34(5): 730-737. doi: 10.1007/s13344-020-0066-9
摘要:
2020, 34(5): 738-745. doi: 10.1007/s13344-020-0067-8
摘要:
COVID-19 中国诊疗方案的机器学习智能分析方法
蒲晓蓉, 陈柯成, 刘军池, 文进, 郑尚维, 李鸿浩
2020, 37(3): 365-372. doi: 10.7507/1001-5515.202003045
摘要:
2019 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人类史上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医学工作者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对该未知病毒的逐步认识、证据积累和临床实践。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数十天内密集发布了七个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然而,快速准确地比较各版本的异同和掌握新版本的重点对临床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来说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辅助智能分析方法,对文本主题进行无监督学习,自动分析不同版本《诊疗方案》的异同,主动给医护人员推送新版本的关注重点,降低《诊疗方案》解读的专业难度,提高非专业人员对诊疗方案的认识水平。实验证明,与人工解读方式相比较,本文方法能自动计算文本主题,实现主题的精准匹配,准确率达 100%,并可自动生成关键词和语句级别的解读报告,实现《诊疗方案》的计算机自动智能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进展及分析
康庄, 唐梅
2020, 37(3): 373-379. doi: 10.7507/1001-5515.202004025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疫情遏制的希望寄托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研究团队,采用了不同的疫苗开发技术路线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本文对目前不同路线新冠疫苗的开发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同时也探讨了这些不同疫苗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显著改善小鼠老化过程中认知损伤及提高神经元兴奋性
朱海军, 丁冲, 李洋, 徐桂芝
2020, 37(3): 380-388. doi: 10.7507/1001-5515.201905072
摘要: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性神经康复手段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动物在行为测试中的认知能力和神经元兴奋性。本文旨在研究小鼠自然老化过程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其认知能力和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实验采用青年小鼠、成年小鼠、老年小鼠各 12 只,且每个年龄段小鼠被随机分成刺激组和对照组。刺激组小鼠接受连续 15 天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照组接受连续 15 天的伪刺激。刺激结束之后,进行新物体识别与跳台测试,用以检查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结束之后,进行全细胞脑片膜片钳实验,用以记录并分析海马齿状回颗粒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及其相关电特性指标。数据分析表明,小鼠认知能力与神经兴奋性随着老化而显著衰退,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显著改善认知损伤并缓解神经电特性指标的衰退。通过改变海马齿状回颗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以及提高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缓解认知损伤、提高认知能力的机制之一。
焦虑状态前额叶皮层动作电位因果网络连接模式的研究
保学辉, 董浩然, 刘迢迢, 郑旭媛
2020, 37(3): 389-398. doi: 10.7507/1001-5515.201907011
摘要:
焦虑症是常见的情绪障碍类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正常生活并危害其身心健康。前额叶皮层是焦虑的重要责任脑区。应用清醒动物在体多通道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可以同时获取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EPM)焦虑状态的动作电位和行为学数据。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E)构建动作电位因果网络,计算网络连接强度和全局效率,定量表征大鼠焦虑状态内侧前额叶皮层动作电位因果网络连接模式。研究发现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封闭臂的进入次数(44.13±6.99)和停留时间(439.76±50.43)s,均高于开放臂的进入次数(16.50±3.25,P<0.001)和停留时间[(160.23±48.22)s,P<0.001]。封闭臂中的动作电位因果网络连接强度(0.017 3±0.003 6)和全局效率(0.044 2±0.012 8),均高于开放臂的网络连接强度(0.010 4±0.003 2,P<0.01)和全局效率(0.034 8±0.011 4,P<0.001),从封闭臂走向开放臂过程中连接强度与全局效率减弱。结果表明内侧前额叶皮层动作电位因果网络变化与焦虑状态有关,该结果可为研究焦虑状态的前额叶皮层脑网络机制提供支持。
基于小波能量矩的嗅觉脑电信号识别
翟文鹏, 张小内, 侯惠让, 孟庆浩
2020, 37(3): 399-404. doi: 10.7507/1001-5515.201910036
摘要:
研究大脑对不同气味的识别能力在嗅觉功能障碍评估和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将小波能量矩(WEM)作为嗅觉诱发脑电图(EEG)信号特征并用于气味分类。首先,通过试验采集 13 种气味的嗅觉诱发 EEG 数据;其次,从嗅觉诱发 EEG 数据中提取 WEM 作为信号特征,并将功率谱密度(PSD)、近似熵、样本熵及小波熵作为对比特征;最后,利用 k 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和决策树分类器识别不同的气味。结果表明,使用以上 4 种分类器,WEM 特征分类准确率均高于其它特征,其中 k-NN 分类器与 WEM 特征结合的分类准确率最高(91.07%)。本文进一步对不同 EEG 信号的频带进行了探究,发现大多数基于 γ 频带的分类准确率优于全频带及其他频带,其中 γ 频带 WEM 特征结合 k-NN 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最高(93.89%)。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为嗅觉功能评价提供新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嗅觉诱发情绪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末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