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实现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方法及途径初探

杨秀生加 王远

杨秀生加, 王远. 实现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方法及途径初探[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1): 36-39.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01.010
引用本文: 杨秀生加, 王远. 实现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方法及途径初探[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 (1): 36-39.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01.010
Yang Xiushengjia, Wang Yuan.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thods to achieve the chang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to earthquake risk prediction[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1): 36-39.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01.010
Citation: Yang Xiushengjia, Wang Yuan.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thods to achieve the chang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to earthquake risk prediction[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1): 36-39.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01.010

实现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方法及途径初探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8.01.010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杨秀生, e-mail: 1579881716@qq.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5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thods to achieve the chang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to earthquake risk prediction

  • 摘要: 基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框架,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可行性,提出了地震风险预测方法及实施途径。

     

  • 表  1  地震预报与地震风险预测对比表

    地震预报 地震风险预测


    减灾目的 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服务对象 服务国家和人民,维护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范围 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个人积极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


    认知能力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科技难题,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还远远没有认识清楚。目前科技条件下,几乎不具备精准地震预报的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地震预报研究,特别是我国基于经验认识和统计方法以及模型研究,对潜在震源区风险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甚至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可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如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等成功预报的震例。具备了地震风险预测的能力
    预测性质 确定性预报 具有不确定性,属概率风险预测
    发布机构 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官方媒体向社会权威发布 可由地震部门或专职地震预测研究部门通过各类媒体发布
    开放程度 预报意见形成初期封闭 风险预测意见全程向社会公开
    信息内容 预报某地在某时刻将发生几级大地震,即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 预测某地区在将来某段时间内可能遭遇破坏性地震的风险等级或概率,提醒某地政府和社会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备地震
    接受程度 社会普遍感到紧张,社会生活、生产秩序将受到较大影响 地震风险预测通常为低概率事件,对于风险概率相对较高的地区亦属低概率风险预测,社会公众可以坦然接受。如人们出行,遭遇交通事故死亡的平均概率是1.4×10-4[8],人们并没有因此感到惊慌,不再出行
    应对措施 启动相应级别的地震应急预案,采取临震应急紧急措施,社会秩序进入临震紧急状态 开展必要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提醒社会公众注意地震风险防范
    社会影响 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会经受短期的波折,直至目标地震发生,灾区社会进入恢复重建阶段 架起地震部门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产生地震风险防控的社会效益,体现了习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三个转变”的精神实质,既激励了地震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能使社会公众逐渐熟悉、理解震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增强防震减灾知识,自我学会如何在地震活动的环境中安全地生活,并保障发展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31[R]. 2016年12月19日
    [2] 安徽省地震局. 地震灾害启示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5
    [3] 刘桂萍31. 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的几点思考[J]. 国际地震动态,2006(3):32-38
    [4] 侯燕燕,李健. 关于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有关工作的思考[J]. 山西地震,2009(2):42-44
    [5] 刘德富,康春丽. 地震预测直面社会的可行性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2002(11):27-31
    [6] 郭增建,吴瑾冰. 地震社会学与地震预报[J]. 华北地震科学,1996(4):67-70
    [7] Thomas H Jordan. 拉奎拉地震事件对可操作地震预报的经验教训[J]. 国际地震动态,2013(11):1-4
    [8] 马玉宏,谢礼立. 我国社会可接受地震人员死亡率的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56-63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60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5-08
  • 修回日期:  2017-08-02
  • 发布日期:  2018-01-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